行业排行:98 | 关注度:3739
重庆环江耸立,舟楫往返,多有码头。当时临江门码头为热闹,船夫众多,力工盛行。有一对田氏夫妇将水牛内脏买得,洗净煮一煮,而后将肝子、肚子等切成小块,于担头置泥炉一具,炉上置分格的大铁盆一只,盆内翻煎倒滚着一种又辣又麻又咸的卤汁。于是河边、桥头的一般卖劳力的朋友,便围着担子受用起来。各人认定一格,且烫且吃,吃若干块,算若干钱,既经济,又能增加热量,广受船夫力工喜爱,这种廉价实惠饮食被当时称为“水八块”。
直至民国二十三年,田氏夫妇从担头移到桌上,泥炉依然,只是将分格铁盆换成了赤铜小锅,卤汁、蘸汁也改由食客自行配合,以求干净而适合人的口味。由于当时店面稀贵,田氏夫妇便因地而宜,在临江门附近的一处天桥下搭棚建店,即挡日又避雨。